|
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
曾經(jīng)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,帖子的內(nèi)容讓人震撼。
有個小伙子晚飯后陪著懷孕五六個月的老婆在小區(qū)里散步。
有個熊孩子抱著籃球,跑過來朝孕婦的肚子上扔過去,小伙子沒反應(yīng)過來,他老婆本能的拿手一擋,但還是砸中了。
他老婆當(dāng)時有點疼,就坐下了。這時熊孩子的奶奶過來了,說小孩子不懂事,就要拉著熊孩子走。
小伙子剛要發(fā)作,熊孩子突然掙開奶奶的手,又抱起籃球朝孕婦扔了過去。
e666685e172d733e01f95669021e5f33.jpg (170.7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這次小伙子有準(zhǔn)備,一手空中搶斷,順勢把籃球甩回去,命中小孩腦袋。熊孩子倒地大哭。
這位奶奶拉起來熊孩子,指責(zé)小伙子怎么欺負(fù)小孩子。
看到事情的走向,安全君不禁想說:這樣護(hù)短不講理的長輩,怎么教育得出懂事的孩子?!
今天,你覺得他只是個孩子,長大后自然就懂事了;明天,社會就會替你狠狠地教育他。
835db1d28e2201fc3c11c21c3982b9bc.png (656 Bytes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之前有這樣一則新聞,在四川遂寧的一輛公交車上,一個7歲的男孩站在車廂里,對著旁邊一個年輕人連續(xù)踢了三腳。
年輕人冷眼看著他踢這三下,突然站起來揪住男童的衣領(lǐng),一把將其摔到地上,最后還狠狠地踩了幾腳。
1702d480ffff264bb3d3850c23008fbb.gif (1.7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男孩的動作,就像在不斷試探年輕人的底線。
踢了第一腳,他沒理我?第二腳,還是不理我。那就再踢一腳吧,反正踢了也沒事。
三腳下去,年輕人怒氣積滿,把男孩摔倒在地。
單看年輕人的動作,下手的確很重。但是網(wǎng)上的評價,并不全都是指責(zé)年輕人。
甚至有一半的人說,年輕人雖然下手重,但是小孩的動作也確實招人煩。
1b6740a2f52a99baf177c88c807bbcde.jpg (31.1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事后,記者采訪這個熊孩子的父母,父親表現(xiàn)得十分憤怒:“那個人太暴力”。
這個年輕人或許暴力,但男孩的父母更應(yīng)該反思一下,平時對孩子的管教是不是太放縱了一點,不然也不會對一個陌生人進(jìn)行“三連擊”。
說到底,還是父母對孩子平時的管教不多, 孩子的教養(yǎng)不夠。
有些家長總以為孩子小,別人不能拿孩子怎么樣,的確如此,當(dāng)你總用“他還是個孩子”的論調(diào)來包庇孩子,孩子就會更加無法無天,不辨是非。
但是他卻忘了,早晚有一天,他會成年,到時候他所要承擔(dān)的后果一定比你想象得要多,這不是幫孩子,而是害孩子,占夠小便宜了,社會一定會狠狠地教訓(xùn)他。
人生沒有溫室,越早讓孩子知道做人的道理,越是最高級的關(guān)愛。
9380c6c9fed4b0cf7201eff747b994a0.png (2.3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父母是原件,家庭是復(fù)印機,孩子是復(fù)印件。
父母的說話方式、做事方法和思維方式,都直接影響著孩子,從某種意義上說,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自己的孩子。
所以,為了不讓孩子被社會狠狠的教育,父母就應(yīng)該好好的教育孩子。
今年6月份,在內(nèi)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家商場內(nèi),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翻了手中的粥,雖然商鋪的人表示保潔員會來打掃,但是孩子媽媽表示:
兒子自己犯的錯,要承擔(dān)打掃責(zé)任。
2598c483ae3b80b69cae1c2894648034.jpg (28.5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拍攝者說:小男孩看上去并沒有覺得委屈,而是蹲在地上把粥擦干凈扔到垃圾桶后,和媽媽一起離開了。
這個小小的舉動,引來一眾網(wǎng)友的點贊:言傳身教,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!
父母的品格決定孩子的一生,家庭的教育影響孩子的未來。
很多時候,孩子調(diào)皮,確實是天性。但是家長必須知道,調(diào)皮和“熊”并不是一個概念。
孩子犯錯時,如果我們一直選擇做他的保護(hù)傘,理直氣壯的告訴別人“他還是個孩子”,那么對他將來的人生毫無益處。
c66d7d24b805d2f077623d3abeb88b87.png (2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面對熊孩子時,父母應(yīng)該怎么做呢?
1.及時糾正錯誤
教育熊孩子時,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這么做。
行為本身不是重點,他們可能只是通過行為傳達(dá)某些觀點。
搞清楚動機,才能更好地教育。
fa3ee1854c9c0ddc5b2897719f89d15b.jpg (132.7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3 09:35 上傳
當(dāng)然,我們千萬不要認(rèn)為“他還是個孩子”而不在意,要及時地告訴他,哪些習(xí)慣是不好的,該怎么改正。
孩子知道了錯誤,才會糾正不好的習(xí)慣。
2.適當(dāng)給予表揚和獎勵
小孩子畢竟還小,很多時候他們都希望獲得鼓勵和夸獎,所以父母在孩子們改正壞習(xí)慣或做好事時,應(yīng)該在精神上有所表示。
這樣孩子們才會更積極努力的改正錯誤,然后做得更好!
3. 學(xué)會溝通,尊重孩子
和孩子溝通時,我們要注意說話的技巧,學(xué)會換位思考,尊重他們的意愿。
切忌居高臨下的態(tài)度,否則他們會認(rèn)為爸爸媽媽一點都不理解自己。
只有我們走進(jìn)孩子的內(nèi)心,對他們進(jìn)行引導(dǎo)的效果才會更好。
作者簡介:文章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情商夜讀(ID:ieq365)刪除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