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,千嶺鄉(xiāng)孫嶺村總能看到一位特殊的紅色身影,早出晚歸,不懼風吹日曬雨淋,堅守普查崗位,嚴格對照普查工作要求走訪登記、錄入信息,他就是普查員柴先鳳。
脫貧不忘報黨恩。柴先鳳身患肢體殘疾,勞動能力弱,是村民口中的“駝子”貧困戶,2014年建檔立卡以來,通過政府保障兜底、房屋改造、醫(yī)療保障等幫扶后,于2018年拆掉了窮帽子。在了解要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并選聘普查員時,他到村里主動報名加入普查員隊伍。村里干部考慮到柴先鳳是殘疾人,而且普查工作任務重,準備另選他人時,他只知曉后堅決不同意,“黨和政府幫助我這么多,我也想做點事。而且這個普查小區(qū)我熟悉,每家每戶肯定會配合我,能保證普查的質量。”
微信截圖_20201116130851.png (294.6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1-16 13:08 上傳
勤學好問業(yè)務精。“我腦子轉的慢,就多問問,手機系統(tǒng)操作也不熟練,速度也比較慢,你可不能嫌麻煩啊!边@是柴先鳳參加普查工作后,跟村里普查指導員說的最多的一句話。柴先鳳今年58歲,是村里年齡最大的普查員,碰到問題了當場就問,手機操作不熟練那就慢點、仔細點、每天工作的時間長點,勤學好問、勤能補拙。他在家認真研究普查表格中的項目,將每一欄內容都熟記于心,理清每一欄的邏輯關系,精益求精。盡心把好質量關!凹热晃易隽似詹閱T,就要擔負起責任,保證質量,決不能拖后腿!辈裣萨P常年居住在所負責的普查小區(qū),哪戶是常住戶、哪戶是人戶分離、哪戶是空房、哪戶近一年有出生和死亡人口,他都非常清楚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,柴先鳳都根據(jù)每一階段的普查任務提前做計劃,并將原來的時間節(jié)點提前,留出兩天時間查漏補缺,主動給自己加壓。在入戶登記時,農戶一次不在家就跑兩次,兩次不在家就再跑一次,白天碰不到的晚上再跑,晚上還不在的清晨再去。一定是在拿到登記所需要的資料,每個填報項目都問清楚、問仔細后,再進行登記,確保房不漏戶、戶不漏人、人不漏項。正是這種盡心盡力、負責任的態(tài)度,反而讓他負責的普查小區(qū),在村里進度快、質量高。
微信截圖_20201116130908.png (269.6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1-16 13:08 上傳
弘揚正氣感黨恩。當村民問他為啥這樣“駝背”還要搞普查時,他總是笑著說,“現(xiàn)在是黨好,我是貧困戶,擱在以前我這樣的身體就肯定是要討飯吃了,是黨和政府給我蓋了房子,吃飯看病都不用愁了,過上了好日子。現(xiàn)在國家搞人口普查,就在家門口,我也想出一份力,回饋黨和國家!痹谌霊粽{查時,偶爾會遇到少數(shù)村民對普查工作不信任、不理解、不配合的情況,柴先鳳總是不厭其煩,耐心跟大家詳細解答,講述人口普查的意義,一次不行就上門兩次,直到村民愿意配合。他用自己的行動,表達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。
每個階段,柴先鳳都按時按量安質完成了負責小區(qū)的走訪錄入工作。“雖然我身體有殘疾,導致了我的普查工作可能比別人辛苦,但能夠為人口普查出一點力,我覺得非常有意義!保T敏)
來源:千嶺鄉(xiāng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