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帖子
- 4
- 主題
- 4
- 積分
- 20
- 注冊時間
- 2020-4-6
- 用戶組
- 小寶寶
- 最后登錄
- 2020-7-18
小寶寶
 
|
僅不到一個月時間
安徽27名學生遭遇網絡詐騙
年齡最小的才12歲
受騙金額最高的有7萬余元
家長們
請務必做好孩子網課后
使用手機的正確引導
根據淮南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數據,四月以來,淮南學生被騙案件共計27起,受騙方式多為網絡刷單詐騙、游戲相關詐騙和網絡購物詐騙。受騙的學生年齡最小的僅12歲,受騙金額最高的有7萬余元。
1.玩游戲充值點券13歲學生被騙
凡凡(化名),13歲,淮南市人。今年4月初的一天,在家中手機上玩QQ炫舞,發(fā)現有人發(fā)充值點卷的信息,其添加對方的QQ聯系,對方讓其把QQ賬號密碼以及微信賬號提供給對方,用來綁定炫舞后臺,并且讓其發(fā)送一條短信,告訴其不要登錄微信,對方登錄其微信將銀行卡里的錢轉走,隨后讓其將微信余額里的錢掃二維碼轉給對方,其操作后共轉了5064元給對方,對方再要求其借花唄,其屬于未成年,無法借款,其察覺被騙。
2.網絡刷單賺小錢實際只會失大錢
17歲的小雨(化名)家住壽縣,4月9號在家上網的她看到網上一宣傳招“網拍”在淘寶上進行刷單,后添加了一個微信昵稱為‘亦涵’微信號,進入了多個刷單群,在微信群中下載了一叫“聚鑫”APP,和“掌嗨”APP,并在“掌嗨”中添加了一個叫“佛爺”的人,并教其在“聚鑫”如何下注投資。后小雨在“聚鑫”中進行投注,其先后共計被騙70000元。
3借錢給好友結果發(fā)現好友的QQ被盜號
4月10日,在淮南市鳳臺縣家中的劉強(化名)收到了同學“小香”(化名)發(fā)來的QQ信息。劉強今年20歲,在讀大一,和小香關系很好,現在還沒開學,總通過QQ聯系。
劉強詢問是什么事后,“小香”說自己想換一個手機,原來手機老是卡頓,自己賬戶上沒錢,爸媽又不同意買,只能讓劉強先幫忙付錢,表示過幾天就還錢。劉強沒有多想,通過掃碼給“小香”支付了4866元。
4.輕信網上中大獎蕪湖14歲女孩被騙五千多
蕪湖的玲玲(化名)今年14 歲,因為想擁有一部便宜的手機,她在網上發(fā)帖求購“好想有部蘋果手機”,之后有人主動加上她的微信。聊了幾句后,對方說她“中獎了,獎品是一部價值6000元的蘋果手機”,并發(fā)來“中獎”的手機圖片。
毫無防備的玲玲相信了對方,為領取手機,玲玲按照對方要求,先后付給對方押金、保險金、快遞費、獎品所得稅等,共計5200元,但手機始終沒有收到。
最終,犯罪嫌疑人陳某被抓歸案。據悉,短短兩個月,陳某先后詐騙廣東、安徽、四川、山東等各地10多名未成年人,共詐騙6萬余元。
20200423_457248_1587575341789.jpg (70.82 KB, 下載次數: 2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3 01:09 上傳
現在還有部分的學生沒有開學,家長們除了要警惕孩子在上網課時打游戲充值,還要警惕騙局。此類騙局近期多瞄中了未成年人下手,一方面是因為未成年人在家期間經常會使用家長手機,因此很容易給騙子下手的機會,同時,由于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識,很容易聽信他人言語,步步誘導未成年人落入圈套。
提醒廣大家長,要多多陪伴孩子,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。同時,家長要設置相對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碼,避免孩子不小心落入騙子的圈套。
現在還有部分的學生沒有開學,家長們除了要警惕孩子在上網課時打游戲充值,還要警惕騙局。此類騙局近期多瞄中了未成年人下手,一方面是因為未成年人在家期間經常會使用家長手機,因此很容易給騙子下手的機會,同時,由于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識,很容易聽信他人言語,步步誘導未成年人落入圈套。
民警提醒。!
針對近期出現較多的學生被騙案件,各位家長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,不要讓孩子知曉支付寶、微信等支付密碼,一旦存在泄密風險,要及時更改密碼。
1. 要讓孩子們在潛意識中警惕任何網絡上的陌生人,對網上所有主動接近的人打一個問號,心里嘀咕一下這人是不是要騙你,這樣慢慢的形成風險意識。
2. 同時,要樹立孩子正確的經濟價值觀,傳達努力勞動才有回報,付出才會收獲的正確理念。
3. 此外,大人要做好自身手機支付的安全措施,莫輕易告知孩子手機支付密碼、銀行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,同時通過交流互動,告訴他們不要盲目掃描二維碼,以防惡意軟件和木馬病毒被強行安裝,更不要盲目點擊不知來源的鏈接以防進入釣魚網站。
![]()
來自: Android客戶端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