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安徽疾控發(fā)出提醒。我省每年4-10月份為發(fā)熱伴的流行季節(jié),高發(fā)地區(qū)為:六安、安慶、滁州、合肥和馬鞍山 提醒大家注意預防!
發(fā)熱伴: 發(fā)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我們先來給它斷個句發(fā)熱/伴/血小板減少/綜合征這是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臨床表現(xiàn)以發(fā)熱、血小板減少、白細胞降低為主要特征,少數(shù)患者病情較重且發(fā)展迅速。 可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。目前認為蜱可能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,攜帶病原體的蜱叮咬人后,導致病毒進入人體而發(fā)病,或者通過直接接觸危重患者或帶毒動物的血液等體液 也可能導致傳播。
e74ca9afa0a6e65f1279dfbfa6457b12.jpg (27.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因此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,一旦出現(xiàn)發(fā)熱等疑似癥狀或體征,應當及早就醫(yī),如果家中有親人因患發(fā)熱伴而住院,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及分泌物并減少探視。
fb487112d1fae924aa17deb5f9b5f7de.jpg (42.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該病急性起病,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,體溫多在38℃以上,重者持續(xù)高熱,可達40℃以上,部分病例熱程可長達10天以上。伴乏力、明顯食欲減退、惡心、嘔吐等,部分病例有頭痛、肌肉酸痛、腹瀉等。查體常有頸部及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(jié)腫大伴壓痛、上腹部壓痛及相對緩脈。 這種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,在丘陵、山地、森林等地活動的人群感染風險較高,需要特別注意。 我省每年4-10月份為發(fā)熱伴的流行季節(jié),高發(fā)地區(qū)為:六安、安慶、滁州、合肥和馬鞍山。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區(qū)和丘陵地區(qū)的農(nóng)村。 如果要去野外的話,怎么才能防止被蜱蟲叮咬而感染發(fā)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呢? 01 遠離野草灌木
b45ae42bdc6b787b81086118da853c0d.jpg (40.5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首先應避免在蜱滋生的環(huán)境中坐臥停留,蜱一般生活在野外樹林、草地中,通常在草尖及灌木枝葉的頂端等待宿主,因此人在路上行走時應盡量在路中間,遠離路邊的野草灌木。 02 做好個人防護
1feba885abc0c32765ad9202af3258da.jpg (30.6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做好個人防護,專業(yè)的防護要做到“五緊”,將雙袖口、雙褲腳和領口等處扎緊。提倡穿長袖衣服;不要穿涼鞋,在林中穿行應帶帽子。 03 檢查衣物
e7acdafd534bf10d5f465a6645310bdb.jpg (35.2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戶外活動后要檢查衣服上是否有蜱,淺色衣服有利于發(fā)現(xiàn)蜱。 04 涂抹驅(qū)避劑
07518efd97d20f516bf86eb9a5f7cda9.jpg (5.0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裸露的皮膚涂抹驅(qū)避劑,如避蚊胺(只推薦2歲以上人群使用),可維持數(shù)小時有效。 05 檢查身體
bf2e9426956d63629c52c4db10d1b879.jpg (31.2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戶外活動后應檢查身體上是否有蜱附著,檢查的重點部位為頭皮、耳后、腋窩、腰部、腹股溝、大腿內(nèi)側(cè)及腿窩等部位。 萬一被蜱叮咬了該怎么處理呢? 被蜱叮咬后也不用特別驚慌,自己完全可以處理,處理越快越好,用尖頭鑷子,鑷子尖盡量靠近皮膚,然后緊緊夾住蜱頭部或靠近頭部的地方,緩慢用力,不要扭轉(zhuǎn)或猛拉,不然蜱的頭部就留在身體上了。如下圖。
d0ea84c55f6b6439896c90bb81771442.jpg (5.3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933a7bd73de694e9d8454c393213059c.jpg (7.0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蜱叮咬后可以用肥皂和溫水清洗皮膚,同時洗手,如有條件,可以用酒精或碘酒消毒。切不可捏、拽、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蜱,這樣做一來可能讓蜱的口器折斷在皮膚里;二來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,增加感染的可能性。
800d20aa57d2d3f0deee325490656eb3.jpg (73.8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被蜱叮咬后很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,該怎么辦呢? 并不是每個蜱蟲都帶毒,只有被攜帶病毒的蜱蟲叮咬才會發(fā)病,如果被蜱蟲叮咬后2周內(nèi)出現(xiàn): 1.發(fā)熱,體溫超過38℃,特別是高熱不退; 2.乏力、頭痛、肌肉酸痛或關(guān)節(jié)痛; 3.明顯食欲減退,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。 應該及時就診,并告知醫(yī)生你的活動史或叮咬史。 重要提示 發(fā)熱伴急性期病人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傳染性,要注意預防人際間的傳播 1 病例隔離與管理
cedad41999756634fb187431678aaca1.jpg (13.1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醫(yī)護人員應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嘔血、咯血、牙齦出血、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現(xiàn)。對無出血表現(xiàn)的病人實施標準預防;有出血表現(xiàn)的病人應住院治療,盡量單間隔離并張貼明確標識。 2 醫(yī)務及陪護家屬防護
c827eca59f19360d27d025616cfb870b.jpg (22.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22 08:23 上傳
接觸病人血液、體液、血性分泌物等時應戴乳膠手套,從事氣管插管或其他可能產(chǎn)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,應穿隔離衣并戴外科口罩和護目鏡。 3 消毒處理
①環(huán)境及物體表面消毒:收治病人的房間應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和空氣流通;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數(shù),可選用含有效氯500-1000mg/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。當物表被血液、體液、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時,立即用含有效氯2000-4000mg/L的消毒劑溶液作用20分鐘后清理。 ②血液等污染物的清理與消毒:病人排出的血液、體液、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用專用容器盛放,按1:4比例加含有效氯10000-20000mg/L的消毒液并放置2小時,按醫(yī)療機構(gòu)的污水排放進行處理。 4 密切接觸者醫(yī)學觀察
對接觸過病人血液、體液、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適宜防護措施的接觸者,進行醫(yī)學觀察,自停止接觸后觀察14天,如出現(xiàn)發(fā)熱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(yī)院診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