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,追了一部熱播劇《完美關系》。
劇中的邦尼”,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,從小到大凡是好的都要留給弟弟。
她只能不斷犧牲自己,來滿足家人的索求無度。
為了擺脫原生家庭,邦尼只身一人來到上海打拼。
為了籌學費和生活費,她一人打三份工,大夏天別人在休息,她在烈日下發(fā)傳單。
在她生日當天,媽媽還提出讓她拿十萬塊錢給弟弟參加藝考。
2bf051188589e1595c24427d79f64b50.png (458.8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邦尼忍無可忍,和媽媽撕破了臉。
得知這件事后,邦尼的朋友不僅沒有安慰她,反而勸她要學會感恩: “你當然要感謝你媽,她給了你生命,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,這就是養(yǎng)育之恩哪。
你現(xiàn)在眼界打開了,閱歷也豐富了,為什么還要和你媽計較?
能不能多點理解,多點包容?”
邦尼的朋友沒有從她的角度出發(fā),而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勸人原諒,這樣的道德綁架,讓人很難接受。
《了不起的蓋茨比》中,有這樣一句話: “每逢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,你就要記得,這個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擁有你的優(yōu)越條件!
這個世界上,沒有感同身受,只有冷暖自知。
當你不了解別人的經(jīng)歷時,就不要貿(mào)然做出評價。
不知他人苦,莫勸人大度,是為人最基本的尊重。
a380d56a0ae065d9bd581f708fa893b5.png (1.1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你不是別人 不要輕易勸人大度
看過一檔調(diào)解節(jié)目,一位84歲的老奶奶說,自從孫女6歲時離開自己身邊,兩人已有28年未見。
她希望通過節(jié)目組,尋找孫女的下落。
出乎意料的是,當記者打通孫女的電話后,她卻拒絕與奶奶相見。
原來老奶奶的兒子在28年前去世,留下一筆撫恤金和房產(chǎn)。
因為遺產(chǎn)發(fā)生糾紛,老奶奶狠心將兒媳和孫女趕出家門,任由他們自生自滅。
28年來,母女倆相依為命,吃盡苦頭,老奶奶卻一次也沒有找過他們。
如今,孫女事業(yè)有成,老人年紀大了,怕無人給自己養(yǎng)老,這才想起了要找孫女。
當記者問起過去的事情時,老人依然在裝傻,不肯承認曾經(jīng)的過錯,還以自己年紀大了,博取大眾的同情。
節(jié)目組也在從中調(diào)和,并在節(jié)目的最后說道: “不管你們之間發(fā)生過什么矛盾,都已經(jīng)過去這么多年了,老人對你的愛是毋庸置疑的,希望你能夠用寬容平和的心態(tài)對待老人......”
聽過一句話: “發(fā)生在別人身上的是故事,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的就是命運了。
能原諒的,不說也會原諒,不能原諒的,說了也不會原諒!
不是所有的“對不起”,都能換來一句“沒關系”。
時間也不能沖刷一切傷害,有些傷害是一輩子的,不是旁人輕飄飄的幾句話就能釋懷的。
原不原諒本就是一種選擇,強行讓受傷的人選擇原諒,是對他們的二次傷害。
韓寒說過:
“如果你不了解,你就閉嘴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(jīng)歷了什么。
如果你了解,那你就更應該閉嘴。”
如果你不曾了解一個人的過去,就別隨便勸人原諒。
如果你不知我的苦,就請別輕易勸我大度。
d31192f5f6ae0f5eb92f0d093bbd1e23.jpg (8.5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76b535f1118b15dbbe08a32f71b20485.png (2.8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每個人都擁有 不原諒的權利
前些日子,“失聯(lián)20年北大博士后被找到”的新聞,在網(wǎng)上引起熱議。
ac9ec8f41c1d5fccf3e90db95d5d9b71.png (111.5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王永強是北大的博士后,自1999年出國后就與家人斷了聯(lián)系。
病危的母親想在臨終前見兒子一面,就委托媒體幫忙。
有網(wǎng)友找到了王永強的聯(lián)系方式,家人打了越洋電話給他留言。
但他卻讓小舅舅轉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:希望(家人)不要再通過媒體找他。
對于是否會和母親相見的事兒,他只回復了七個字:清官難斷家務事。
在這條新聞的評論里,大部分網(wǎng)友都很理智。
有人說:
“能讓親生兒子如此決絕,應該是痛徹心扉的委屈!
也有人說:
“家務事只有當事人自己心里清楚!別人無須多言!
我們每個人都曾經(jīng)受過一些傷害,或許是愛人的辜負,或許是朋友的背叛,又或是來自陌生人的惡意。
對你來說,那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,對別人來說可能是錐心刺骨的痛。
未經(jīng)他人之事,勿勸他人善良。
知名相聲演員岳云鵬,在當服務員的時候,因為算錯了啤酒的錢,被一位客人刁難。
盡管他不停道歉,并承諾會賠償當晚所有的消費,但那人還是不依不饒。
對著他,整整辱罵了3個小時。
岳云鵬成名后在一次訪談中,提起此事,數(shù)度哽咽,直言自己還是恨他,無法原諒。
有人說,岳云鵬肚量太小了:
“你現(xiàn)在都是名人了,怎么就不能大度一點,放下過去的事情呢?”
但其實每個人都擁有,不原諒別人的權利。
不去了解故事背后的真相,妄自揣測他人,強行勸人原諒。
這不是善良,而是“偽善”。
不隨便勸人原諒,是一種真正的慈悲。
不隨意干涉他人的選擇,是一種尊重,更是一種仁慈。
7ce8e425717e31c308c231133cec58c9.jpg (15.4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985326d67322c4fe29921a883ec39851.png (2.7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不知他人苦 莫勸人大度
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:郭德綱的“勸人大度遭雷劈”論,有道理嗎?
一位單親媽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:
幾年前她查出癌癥,手頭沒錢,不得已只好找親人借錢。
她的姐姐當年出國打工,找她借過一筆錢,兩年后才還。
而如今她遇到困難,姐姐一句“沒錢”就把她打發(fā)了。
她的弟弟更過分,當年買房向她借了幾萬塊,快十年了沒有還。
而如今,房價已從三千多漲到一萬多。
但在她生病等著“救命錢”時,弟弟連個面都沒露過。
她東拼西湊,不斷透支信用卡,終于籌到了治療費,咬著牙熬了過去。
后來姐姐見她憑借自己的財力治好了病,以為她有幾分家底,天天跑去她家,說想把兒子送出國留學,想要借錢,她不予理會。
因為母親幾年前病逝,她和父親住一起,弟媳婦要把孩子送來讓父親幫忙帶。
可父親70多歲了,根本不現(xiàn)實,孩子來了只能是由她來照顧。
她不同意,弟媳婦就來跟父親鬧,她直接將弟媳婦趕跑了。
家里的親戚都勸她要大度,都是一家人何必鬧得太難看。
她雖沒有明說,但心里想的卻是,你們知道我都經(jīng)歷了什么,憑什么勸我大度?
75aa318bc511db6af945fd2c8e9aa138.jpg (22.5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3 09:43 上傳
這世間,沒有無緣無故的愛,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。
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你不是主角,不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,就不要隨便摻和。
作家桔子樹說:
“這世上總有一些貌似寬容實則苛刻的人,他們最擅長慷他人之慨,表達自己的慈悲!
不是所有的“勸人大度”,都功德無量;
自以為是的善良,不過是另一種作惡。
感動了自己,害慘了別人。
△
電視劇《長大》里,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: “不是所有錯誤都能被原諒,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原諒你!
原諒是別人的恩德,不原諒是別人的本分。
那些總愛勸人大度的人,只不過是因為,痛不在他身上罷了。
別做那個“站著說話不腰疼”的人。
當我們不了解別人身上發(fā)生的故事,最好的選擇是沉默,而不是勸人原諒。
不知他人苦,莫勸人大度。 - END 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