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8b53c927ea596a5215d4b9f5faa47254.jpg (48.9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4-11 09:23 上傳
Part 1 有人說: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,成全別人,委屈自己,還被別人當(dāng)成傻子。
生活中,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,總是會不自覺地心軟。
“你英文這么好,既然幫了我兩次,那以后我的論文就都勞煩你哦,你肯定不會見死不救吧?”
“你手頭這么寬裕,幾千塊錢還天天催?你再借我一點,下次我一定還你!
……
一兩次沒覺得什么,但次數(shù)多了,往往就會讓人進退兩難。
于是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當(dāng)你多次因心軟而妥協(xié),并且無下限地容忍,你的生活就會漸漸走進死胡同。
因為,你容忍別人的同時,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。
Part 2 沒有節(jié)制的容忍不是善良,而是卑微
知乎上有個話題:有沒有那么一瞬間,你覺得容忍毫無作用。剛參加工作的小貝,開始吐槽她的舍友。小貝說,舍友婷婷,是她見過的最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的人。
婷婷習(xí)慣早起早睡,每天醒了以后就開始外放音樂,完全不管剛下晚班的小貝是不是正在休息;而她晚上又必須九點休息,每次都強制要求小貝關(guān)掉宿舍內(nèi)所有的燈,逼得她不得不用手機來照明洗衣服。
為了不影響彼此的關(guān)系,這些小貝都忍了,然而更不能忍的還在后頭。
為了不多平攤電費,即便是夏天,婷婷也不允許她開空調(diào);住了幾個月,衛(wèi)生全是小貝打掃;最過分的是交水費的時候,她以小貝洗澡次數(shù)更多為由,讓她多交一部分。
小貝感到特別憤怒,她終于爆發(fā)了。大吵一架后,世界清凈了,她贏回了自己的主權(quán)。你以為自己善良而寬容,別人卻以為你軟弱好欺負。
Part 3 你的包容,必須帶點鋒芒
復(fù)旦大學(xué)陳果教授說過:你的善良,應(yīng)該略帶一點鋒芒。不管是與人為善,還是給人包容,前提都是不為難自己。
網(wǎng)友的堂妹就是這樣的例子。初入新公司時,堂妹是個職場老好人。就算公司有前臺和清潔大姐,她每天依然會接到一些奇怪的請求。要么上午幫忙拿快遞,要么下午幫忙訂外賣,就連有時候同事要和男朋友去吃飯,也讓她幫忙選餐廳。
最過分的是,每次訂外賣之前,同事都笑臉盈盈,吃完飯后,各自抹抹嘴,誰也不提飯錢AA的事兒。
去要吧,有的同事就說了:“哎呀不就十幾塊錢的事兒,同事一場,不用分這么清楚吧,下次我請你就好了。”次數(shù)多了,自己竟落個小氣摳門的下場。
不去要吧,自己一個職場新人,資金也是極其有限,尤其到了月底,生活更是捉襟見肘。
這天中午,到了飯點,同事們又開始在群里隔空喊話她,點名要吃某某家的外賣。她決定先禮后兵,改變一下現(xiàn)狀。
“等會我就幫大家訂,不會餓著大伙的。還有就是,之前幫大家買飯的明細和單據(jù)我都發(fā)群里了,有異議的伙伴可以過來問我。十幾塊錢是不多,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(fēng)刮來的!
同事面面相覷,點開圖片一看,這才知道共欠了她兩千多。堂妹說,從那以后,辦公室的氛圍格外神清氣爽。
不要怪別人太貪婪,也不要怪社會太不溫暖。一個連自己都維護不了的人,又如何去要求別人來體恤你呢?就算我們有包容別人的義務(wù),但卻沒有無限次容忍的責(zé)任。
人要想發(fā)出光芒,必須先長出鋒芒。做一個有原則的壞人,遠比做一個無棱角的好人要輕松的多。
Part 4 懂得拒絕,才能有高質(zhì)量的人生
我的一個學(xué)弟大山,多年前回家過年,碰到一個遠房親戚在推銷保險。
打著親情的旗號,親戚逢人便強買強賣。
“喲弟妹,你說你結(jié)婚的時候,我還去幫忙了呢,就沖這個,你也得幫我一忙!薄鞍パ叫≈蹲,我是看著你長大的呀,你說你都混得這么好了,肯定不能看著我丟掉飯碗吧!币粊矶,面子上過意不去,盡管手頭緊,大山還是咬牙買了兩份保險,說是十年期,到時候能連著本息全拿出來。
眼看著合同就到期了,他去保險公司問問情況,打算取出來結(jié)婚買房。哪知,這兩份保險是30年之后才能全部取完的,這期間只能取一部分分紅。
大山傻眼了,又急又氣,不得不把買房的事暫時擱置。為此女朋友也提出分手,大罵他是個騙子。
《人間失格》里有這樣一句話:我的不幸,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,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,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。
懂得拒絕,人生才更自在清凈。就像啟功先生那樣。身為著名的書法家和國學(xué)大師,每天都會有很多人拜訪。有一次他身體不適,為了不被訪客打擾,于是在門口貼了一張紙條:“熊貓病了,謝絕參觀;如敲門窗,罰款一元!
前去的訪客一看,立刻就明白了,會心一笑之后,自然都安靜地離開了。
看清自我需求和意愿,大膽地對一些裹挾說“不”,你的人生才更輕松。
這個世界本沒有太多的將心比心,你善良,有的人就狠心欺騙;你寬容,有的人就得寸進尺。
真正的將心比心,是建立在雙方人格對等,交付對等的基礎(chǔ)上的,只有這樣,我們的人際關(guān)系才是和諧健康的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