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/最近宅在家中,沒有不學習的理由了吧。「知識進補」是圖蟲OpenSee新推出的知識資訊類欄目。在這里你會看到來自出版機構(gòu)、畫廊、藝術(shù)館的最新、最專業(yè)的影像與藝術(shù)方面的內(nèi)容。希望在這里,知識是輕松又有營養(yǎng)的。小補可發(fā)現(xiàn)生活之趣味,大補可拓展認知邊界。
第一期是由后浪出版的攝影書籍《瀕危:我們與它們的未來》。
推薦理由 :“通過這本書你能了解世界上,有好多我們看似熟悉或全然陌生的動物在等待我們的了解和幫助。保護它們,就是保護自然,進而拯救我們自己!”
f63015d2df5cfa1ccea28f3e4db07bbb.jpg (49.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此書不僅記錄了受威脅的野生動物,還嘗試探索攝影在促進人們關注動物與棲息地問題方面發(fā)揮的作用。我們摘錄如下,希望以此能讓更多人更直接地感知到我們正在失去什么。
2607f8e6f233c7d31f669cb9bf13eaa8.jpg (124.3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丹頂鶴
分布范圍:中國、日本、朝鮮半島、蒙古、俄羅斯;瀕危等級:瀕危。在野外只剩大約2750 只。雖然它們在圈養(yǎng)環(huán)境中能很好地繁殖,但放歸野外的項目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成功。
ca7d2e3fe543455c15dd2a42e972119d.jpg (128.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鯨頭鸛
分布范圍:東非,南蘇丹、贊比亞一帶;瀕危等級:易危。
體長1.2 米的鯨頭鸛,會在沼澤地中快速低頭啄捕魚和青蛙。這種鳥類長得像蘇斯博士系列漫畫作品中出現(xiàn)的險惡怪物。人類對棲息地的干擾是對鯨頭鸛最大的威脅:當?shù)厝藶榱硕ㄆ诟虏菰跅⒌胤呕,導致鯨頭鸛的雛鳥被燒死。
5445f07981aa6bd456e46d6bc7a68b5a.jpg (179.3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 安哥洛卡象龜
分布范圍: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的巴利灣 ;瀕危等級:極危。一只成年安哥洛卡象龜在黑市上價值數(shù)萬美元。它們的販運路線是從馬達加斯加到內(nèi)羅畢或留尼汪,然后到曼谷,最后從曼谷轉(zhuǎn)運到亞洲各地。
546297b5b3c138f3bf6f018adb859bdd.jpg (174.7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北部白犀牛
分布范圍:中非共和國、剛果民主共和國、南蘇丹、烏干達;瀕危等級:極危。 它是Sudan,是世界上最后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,2018年3月19日因年老和傷病離開這個世界。上世紀60年代,北白犀的祖先還在中非大地上游走,數(shù)量約2000頭;到1990年,北白犀的數(shù)量下降到25頭;而現(xiàn)在,只有最后的兩頭雌性北部白犀牛了。
ac5377b5defe1619e6cb9945425b4489.jpg (76.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軍金剛鸚鵡
分布范圍:墨西哥、阿根廷一帶;瀕危等級:易危。軍金剛鸚鵡的生存面臨巨大的挑戰(zhàn),據(jù)報道估測,每年僅在墨西哥就有7.85 萬只軍金剛鸚鵡被捕獲并販賣到寵物市場,其中3/4 的鸚鵡在運輸過程中死亡。
b3a39b19d5c089fd48c06e1425725848.jpg (135.8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藍喉金剛鸚鵡
分布范圍:玻利維亞;瀕危等級:極危因為大量被捕獲投入寵物市場,成年藍喉金剛鸚鵡在野外僅剩不到250 只。由于目前活體藍喉金剛鸚鵡的出口行為已經(jīng)基本被鏟除,它們的種群數(shù)量也在逐步趨于穩(wěn)定。
bbdd44aeceb37cb7e6a465ee8ec16837.jpg (105.9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路氏雙髻鯊
分布范圍:熱帶、溫帶近海,瀕危等級:瀕危。2014 年,應“野生地球保衛(wèi)者”組織和“動物之友”組織的請求,路氏雙髻鯊成為第一種受美國《瀕危物種保護法》保護的鯊魚物種。但在美國大西洋、太平洋沿海地區(qū),偷獵依然嚴重。
063ba776b820b6af740ab5073d5cde28.jpg (206.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山魈
分布范圍:喀麥隆;瀕危等級:瀕危。上翹的鼻子和嘴唇結(jié)合,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相比就像做了整容手術(shù),但是對山魈來說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美。
fc82768a91e000f7a2ee01f0539bd7b7.jpg (130.0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 粗糙刺葉珊瑚
分布范圍:印度洋、太平洋;瀕危等級:無危。藻類數(shù)量消減造成的珊瑚漂白現(xiàn)象,并不是氣候變化帶來的唯一威脅,另外還包括海洋酸化現(xiàn)象,二者被稱為全球變暖的“邪惡雙生”。海水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,而海洋酸化現(xiàn)象會通過二氧化碳產(chǎn)生碳酸,從而溶解珊瑚結(jié)構(gòu)。
f2a1c8a3e8dd996c44319ec9f53abaeb.jpg (83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暹羅鱷
分布范圍: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亞、老撾、泰國;瀕危等級:極危。暹羅鱷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在東南亞的養(yǎng)殖場中,可能有100 萬條暹羅鱷忍受著惡劣的生存條件。養(yǎng)殖場所在的廣大地區(qū)正是它們從前的棲息地,可如今只有少數(shù)的河流中才有暹羅鱷。
7e33d9b6e4060d71f0dbe07cab23de6d.jpg (102.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美洲埋葬甲蟲 [size=1.2em] 分布范圍:美國;瀕危等級:極危20世紀初期,美國的林地及大部分陸地上的物種也開始不斷減少,美洲埋葬甲蟲逐漸瀕臨滅絕。2012年,在瓦孔塔草原首批放養(yǎng)了236只美洲埋葬甲蟲。隨后,每年都會有更多的美洲埋葬甲蟲被放歸自然,幸存的甲蟲及其后代也在呈指數(shù)上升。
7f484f7ff7a6d16619fc522ccccd2b2b.jpg (75.9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墨西哥鈍口螈
分布范圍:墨西哥霍奇米爾科;瀕危等級:極危。墨西哥鈍口螈是幼態(tài)持續(xù)動物。當它們達到性成熟時,仍會保留幼體時期的鰓和尾鰭。它們可以再生被毀傷的四肢、骨骼、器官,它們的抗癌能力是哺乳動物的1000 倍。若能夠克服現(xiàn)在的威脅存活足夠長的時間,人們或許能通過研究它們,取得醫(yī)學科學上的巨大進步。
11b9b60ab767d2dafa2d19a12005e93e.jpg (147.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裸鰓類
分布范圍:全球海洋,瀕危等級:未予評估。 人們通常認為,海洋軟體動物由于其廣泛的分布及隱蔽的生活習性,能夠避免現(xiàn)代文明導致的危險。但是研究和科學調(diào)查表明,它們的數(shù)量正在急劇下降。海底拖網(wǎng)、污染和珊瑚礁退化都對它們的生存構(gòu)成了嚴重的威脅。
bb9424deaa28c42b0c2870a4bf28d623.jpg (147.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高鼻羚羊
分布范圍:哈薩克斯坦、蒙古、俄羅斯、土庫曼斯坦、烏茲別克斯坦;瀕危等級:極危。高鼻羚羊是冰河時代的幸存者,它們曾與猛犸象、劍齒虎一同生活。它們進化出了奇特的鼻子,在冬天能加熱寒冷的空氣,在夏天能過濾飛揚的塵土。它們有預測氣候變化的能力,能在大雪降臨前長出一身毛發(fā),并向南方遷徙。2015年5月,災難性疾病的爆發(fā)致使20 萬只高鼻羚羊在幾周之內(nèi)死亡。令人擔憂的是,類似事件可能會在未來氣候變化的生態(tài)壓力下變得越來越頻繁。
adddd80224313f3d298532e92f7073ac.jpg (145.4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菲律賓鷹
分布范圍:萊特島 、呂宋島、棉蘭老島和薩馬島等菲律賓諸島;瀕危等級:極危。由于對獵物的競爭很少,菲律賓鷹發(fā)展成為當?shù)厣种械捻敿壊妒痴摺碚箍蛇_2.1米。但它們龐大的體型也是致命的劣勢:隨著森林的逐漸消失,正如菲律賓生物學家赫克托·米蘭達所言,這種物種“從進化的角度看已經(jīng)走到了盡頭”。
e81106c121c1a6855918f4c5380e3686.jpg (214.6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黑猩猩
分布范圍:非洲森林地區(qū)西部、中部和東非;瀕危等級:瀕危。黑猩猩與人類共享98%的基因,非常聰明、有好奇心,有悲傷、愛和同情等情感。它們的肢體語言和我們類似,如親吻和牽手。黑猩猩揭穿了我們以人類為中心的至尊情結(jié):我們并不是獨一無二的,我們和其他動物一樣,需要依賴森林來生存
978dbaa72c6a430efba105c27fb00c8b.jpg (58.7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狐猴葉蛙
分布范圍:哥斯達黎加、巴拿馬、哥倫比亞;瀕危級別:極度瀕危。中美洲狐猴葉蛙是夜行性動物。白天它們躲藏在低處,隱密在草木樹葉之間。夜幕降臨時,明亮的綠色皮膚會變暗成為紅褐色的偽裝。但最近幾年的氣候變化,使得壺菌大量繁殖。因為壺菌病,使得目前世界上1/3 的兩棲動物瀕臨滅絕,約120種物種已經(jīng)消亡,狐猴葉蛙正是受害者之一。加之森林被大量砍伐,它們的種群數(shù)量急劇下降。哥斯達黎加的狐猴葉蛙幾乎消失。
3a7fb1b4e09e658f93fc4bfde2300127.jpg (79.3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0 08:19 上傳
#白腹長尾穿山甲
分布范圍:非洲赤道地區(qū)西部、中部和東非,瀕危等級:易危。中國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極危,菲律賓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瀕危,4 種非洲穿山甲易危。全部8 種穿山甲物種都被列為受到滅絕威脅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被非法銷售。
《瀕危:我們與它們的未來》通過影像探索我們?nèi)绾渭盀楹闻c其他生命形體產(chǎn)生情感聯(lián)系的第一步。人類與自然的聯(lián)系從未如此至關重要—這關系到我們的未來。
攝影:蒂姆·弗拉克 文字:摘自《瀕危:我們與它們的未來》,有編輯 |